关注公众号
了解更多
混凝土结构裂缝的成因有很多种,主要有外荷载、结构计算模型差异、材料的收缩(主要为的混凝土收缩、温度变形)等。从技术角度分析,分为设计、施工、材料等几方面。深入分析其原因,才能找到最合适的加固方法,从根本上解决结构裂缝问题。本文就混凝土原材料不合格引起的结构裂缝的成因及灌缝加固、碳纤维布加固、粘钢加固等方法进行简要分析。
一、水泥种类选用不当或质量不达标引起的裂缝
1、成因分析
(1)使用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,在水泥水化后凝结硬化过程中,在有害物质作用下,产生了剧烈的不均匀的体积变化,在构件内部产生破坏应力,导致混凝土强度下降、开裂。
(2)不同品种、不同标号的水泥混用,水化后初凝和终凝的时间不同,收缩率也不同,造成开裂。
(3)施工人员不完全了解水泥的性质或不清楚工程的性质,滥用水泥,未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,因而造成破坏事故或产生裂缝。
2、防治措施
(1)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设计要求,裂缝宽度大于0.3 mm时,需返工处理。
(2)经检查,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已达到设计要求,且裂缝宽度小于0.3mm时,可采用灌缝胶灌注等方法对裂缝进行封闭处理。
二、砂石泥量超标、外加剂选用不当引起的裂缝
1、成因分析
(1)采用劣质产品,质量不过关,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,使混凝土强度下降,出现裂缝。
(2)骨料的含泥量控制不严,骨料表面附着的黏土、灰尘和有机杂质,影响了水泥的黏结,使泥浆浮在构件表层,当混凝土构件硬化后便产生网状干缩裂缝。
(3)外加剂配比不准确,使混凝土拌和物不能硬化,造成混凝土构件破坏。
2、防治措施
(1)构件产生裂缝时,应先检测构件混凝土的强度。如能满足设计要求,可根据裂缝实际的宽度、长度、位置等,采用灌缝胶灌注修补等方法对裂缝进行封闭处理,恢复原有功能和防止钢筋锈蚀。
(2)经检测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设计要求时,必须汇同有关部门研究相应的加固处理方案,例如粘贴碳纤维布、粘钢等方式进行加固方法。